厭氧氨氧化工藝
厭氧氨氧化(ANAMMOX)工藝是1990年荷蘭Delft技術大學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開發的,該工藝突破了傳統生物脫氮工藝中的基本理論概念。在厭氧條件下,厭氧氨氧化細菌(AnAOB)以氨為電子供體,以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,將氨氧化成氮氣。
厭氧氨氧化顆粒污泥的表觀形態
污水的厭氧氨氧化自養脫氮過程一般包括兩個階段:第一個階段是部分亞硝化(Partial Nitritation),大約一半的氨氮需要轉化為亞硝酸鹽氮;第二個階段是厭氧氨氧化(Anammox),氨氮在厭氧條件下,以亞硝酸氮為電子受體,氧化成氮氣。因此它也被稱作PN/A工藝。
總反應式如下:
目前,ANAMMOX工藝可以分為兩段式和一體式兩種,分別是指在兩個單獨的反應器和在同一個反應器中進行PN和ANAMMOX反應。兩段式比較經典的是SHARON-Anammox工藝,一體式有亞硝酸鹽完全自養脫氮工藝(CANON)、脫氨工藝(DEMON)、限氧自養硝化反硝化工藝(OLAND),以及同步亞硝化、厭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工藝(SNAD)等。
在一體式系統中,兩個反應階段均都在同一個反應器中進行,氨氧化細菌 (AOB)和厭氧氨氧化細菌(AnAOB)并存,需要嚴格控制曝氣量,由于多種微生物種群共存,其反應器啟動時間較長,易受負荷沖擊影響,導致系統不穩定。但一體式系統具有建設成本低、占地面積小、體積負荷大、可有效避免亞硝酸鹽積聚引起的抑制作用等優點。因此,工程應用更廣泛。
與一體式系統相比,兩段式系統的反應器可以獨立調節和控制,更加靈活穩定。將自養脫氮的兩個反應階段分離,不僅可以優化富集AOB菌和AnAOB菌,而且可以通過PN段消除一些有毒有機污染物,避免有毒物質和有機物直接進入后續的厭氧氨氧化反應器中。但兩段式系統投資成本更高,且由于PN段形成的NO2-N容易積聚,產生的游離亞硝酸濃度高則會抑制AOB菌、AnAOB菌活性,系統需匹配PN和厭氧氨氧化兩反應階段的反應速率,系統設計更為復雜。
與傳統完全硝化-反硝化工藝相比,ANAMMOX工藝具有許多優點:
(1)ANAMMOX工藝只需將進水中大約50%的氨氮氧化成亞硝氮。因此,在硝化過程可以減少約60%耗氧量,曝氣能耗大幅降低;
(2)ANAMMOX脫氮過程不需要任何有機物,可節省近100%的有機碳源;
(3)可以減少約20%的CO2排放;
(4)ANAMMOX細菌生長速率低,產泥量僅是傳統脫氮工藝的15%,顯著降低了污泥產量,從而減少污泥處置成本。
由于ANAMMOX工藝具有以上諸多優點,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綠色低碳的廢水處理方法。然而,仍存在很多問題,對環境條件非常敏感,包括溶解氧、溫度、pH值和水力負荷等;啟動時間長,容易受到進水水質影響;理論上還會有 11%的殘留氮以硝酸鹽的形式隨出水排放,使得 TN 去除率難以進一步提高;從微生物層面看,系統中存在AOB、AnAOB、亞硝化細菌(NOB)、異養細菌(HB)之間不良競爭的關系,具體見下圖所示。
Anammox、AOB、NOB 和 HB 之間的相互協助與底物競爭關系
因此,針對ANAMMOX工藝今后的研究重點在于如何實現AnAOB菌的富集培養與維持、如何實現 NOB 的抑制與淘洗、如何避免異養反硝化菌的過量增殖、如何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的自動化控制水平等。